close
這一篇同行的心聲
提供給格友分享
不管是做生意的買家.還是來逛街購物的遊客
很多人都對五分埔的店家頗有微詞
對五分埔的店家而言.這兩年的經營環境與生態的改變.其實他們的適應力不太好
對於前些年的順風生意.跟這兩年的困境比起來.落差太大.也導致一些客訴與抱怨!!
相對於大陸製品的瘋狂生產.市場的供過於求其實已經讓買賣雙方都受傷
一年來的生產成本大增.運費稅金與產證報關的問題
無形中讓五分埔的店家大喊吃不消!!
您知道這裡的店家.有些為了生存.每件批發利潤只剩下10~20元嗎?????
經營中盤的店家更可憐.季末還要負擔中盤的退貨.還有一些惡意倒帳的風險!!
哀鴻遍野是現在這裡店家的寫照!!
上千家的店舖.想盡辦法要提高營業額.所以都"委身"開始開發零售業績.
為什麼說是"委身"????
因為前些年.他們是不做零售的.
當現在他們開始學習所謂的"顧客至上法則"時
零售的多變與話術
都是他們還沒有辦法掌握好的
所以會有很多人認為................口氣真差.服務超爛........
也許他們是該思考轉型的方向跟可能性了!!
對於棚區內的店家(1街~7街那附近)
他們都是後來再進來的新老闆
年輕.創新.趕衝..........................
而以外面港街跟韓貨那些經營已久的老加工
正努力的想跟上這個多變的環境!!
這一年來.所有媒體都把五分埔當做"血拼採購的天堂"在介紹!!
尤其是水果報副刊.更是俱細靡遺的大力推薦跟刊登
所有的消費者漸漸的將平價採買的目光聚焦在五分埔
對這裡的店家而言
只能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帶來了更多觀光逛街的人潮.也多了許多的國外觀光客.看起來熱鬧滾滾.一點都沒有蕭條的樣子
憂的是他們還沒習慣來招呼這些零買消費者.對他們的需求跟對服務品質的高度要求
讓他們其實很戒慎恐懼的在面對這些零買人潮.也因此增加了不少消費糾紛跟怨言!!
再者.憂的更是隨逛街人潮聚集所吸引而來的活動攤商
每到假日.已經老舊的巷弄路口.其實全部堆滿了活動攤商.除了動線受阻.公安問題大增以外
也大大的影響了五分埔的開業店家
可以想見的.每天開門就自動產生的營業開銷:
一個月十幾二十萬的房租水電
滿屋子的商品進貨成本
人事開銷跟裝潢攤提
還有當初"衝動"頂下了店.再也要不回來的頂讓權利金
哪一條不是壓得店家老版喘不過氣來???
雖然這些攤商以小吃為主.並不影響服飾類別的經營
但是連警察當場告發都趕不走的攤商.只要一堵住巷弄入口
小巷內頓時可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前些日子有聽說市政府想規劃重建五分埔批發廣場
其立意雖善
但是說實在的.......成功機率不高...而且時機也過了!!
老舊巷弄重建成新式的批發大樓.那會影響多少原本的地主屋主權益!!!
蓋成批發大樓.大家持分當然都想留在一樓金店面
誰想去持分樓上的店舖???
越高樓層是越沒有人青睞的
所以只能就這樣僵下去吧!!
更何況時機已過.....現在批發店家苦哈哈.誰還有力氣去重新裝修???
老加工跟老批發或因為早些年有拼出一些成績
短時間內吃吃老本.或許勉強還能撐下去\r
但對於新創業.甚至資金不雄厚的年輕老闆而言
實在禁不起一季"掛單"
辛辛苦苦賺了三年存下的....可能一季都要賠光!!
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我也是五分埔店家的其中一員.或許是這樣.所以我的感受特別深刻!!
從以前最好的時候
星期一批發要做到凌晨四五點.現金可以收它個一布袋...點都沒有力氣點...
到現在.還聽說有那個整天沒開市...甚至星期日晚上七八點就收工.或乾脆不開門營業的
這是怎樣的落差ㄚ!!!
大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再幾年...還能再幾年...等到大陸商品可以正式登陸台灣
當這些瘋湧而來的大量平價商品.光明正大的上市
也就是五分埔灰飛煙滅..店家集體退休的時候!!
因為到時候.我們這些buyer就要喪失"存在的價值"了!!
現在網路上很多詢問五分埔逛街要領的文章
當然.很感謝這些媒體跟個站的協助宣傳
很多人都以來五分埔血拼.當做是假日的消遣或必到的時尚勝地
憑良心說
的確是多了好多的人潮.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這裡的店家跟自治會.不敢奢望主管單位能夠提供多少的輔導跟協助規劃
但是每到假日夜間收工
滿坑滿谷的垃圾與髒污.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這裡竟然可以跟"時尚流行"搭上邊
五分埔店家的主要財源不是這些慕名而來的觀光客與逛街人潮
而是分佈在全省各地的小賣店批發主顧
但是
當所有的消費者都自動自發的到五分埔來採買時
這些小賣店的生意當然首當其衝
小賣店生意不好.批發主顧就少來五分埔批貨.或批量減到最低
五分埔的店家生意當然也大受影響
這是什麼樣的循環???
當五分埔的店家.營業主力變成是零售時
也就是五分埔上千家店舖要自動洗牌的時候
因為.以零售而言
這裡其實沒有那麼大的胃納量
該怎麼樣轉型呢???
這裡的大家都努力在思考這個問題!!
以前.百貨專櫃的A檔品牌.非常瞧不起五分埔的加工店家
會認為五分埔的商品都是次級貨
COPY中心與仿冒品大本營
這些所謂的A檔品牌公司內供養了一些自以為很棒的設計師
終日不食煙火的認為自己設計的東西水準很高
對五分埔這些店家的商品嗤之以鼻
其實.五分埔這些店家對商品與流行的敏感度
跟這些自以為高級的品牌相比
可以說毫不遜色
甚至對市場導向的商品.掌握度更高
最大的差別
在於A檔品牌自認為可以主導流行.所以開發出來商品.教育消費者來接受
五分埔的操盤方式剛好相反....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
說穿了...好賣的東西才能變成現金...這是五分埔經營通則
這幾年.這些百貨公司A檔品牌.禁不起台灣生產的高成本負擔
也都轉移生產重心到大陸
沒說大家都不知道..........他們跟五分埔的商品來源.其實都是一樣的
一模一樣的商品.基本上是同一工廠生產的同一批次
百貨公司品牌訂倍率抓得高
所以光訂價就要3000....4000...甚至更高
那是用來"呼弄"消費者的
百貨公司活動多.時間長.巧立名目...打折...打折....大家趨之若騖...
您知道就算它打了五折...三折...價格都比五分埔高???
我指的是一模一樣的商品
百貨公司的服務品質.刷卡分期.來店禮.抽獎.......為的都是吸引消費者上門
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家自然要付出更多的金錢
來換取大家覺得似乎是本就該得到的福利
有人覺得值得
有人覺得不值.....這點自由意志.我們就不討論!!
只是換另一個角度..套用在五分埔店家身上
當消費者把在百貨公司享有的那一套高服務水準的標準.用在五分埔的店家身上時
衝突自然就出現
既定印象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各位看倌
您在小吃店.餐廳.路邊攤.夜市...買吃的東西您會殺價嗎???
您去7-11會殺價嗎???
有些人說:我去百貨公司也會殺價呀!!
但是您會在百貨公司殺價..大不了8折殺7折...7折殺5折....VIP再95....零頭去尾數....結帳ㄠ贈品
這些在商品訂價策略上...都已經把風險跟成本加上去了
大家認為來五分埔殺價是必要的...是道德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來五分埔逛街的人都是..............殺氣騰騰
說真的...我們是又愛又恨
當跟百貨公司一模一樣的東西
百貨公司售價1680元...五分埔開價490元
消費者開口殺價......."300行不行???".........我想沒有人有辦法回答您這個問題!!
可能是因為五分埔的商品.目前沒有所謂的"公定行情"
可能是因為五分埔的店家.目前沒有辦法申請公司登記.很多計劃都沒有辦法規格化
可能是因為五分埔的銷售.目前沒有辦法開發票.沒有完整的售後服務
可能因為許許\\\多多的原因
讓消費者認為來五分埔買東西非常沒有保障
所以拚命的殺價.降低自己的購物風險!!
這樣的惡性循環....並不會因為一兩家店家有意識到危機...就可以改變過來的!!
外移.....是這裡的店家第一個思考到的方法!!
所以很多老闆.都到大陸去經營相關行業的上游產業~服飾生產
開工廠也好...開寫字樓也好...都是在為自己的事業找出路
很多人都對五分埔的店家頗有微詞
對五分埔的店家而言.這兩年的經營環境與生態的改變.其實他們的適應力不太好
對於前些年的順風生意.跟這兩年的困境比起來.落差太大.也導致一些客訴與抱怨!!
相對於大陸製品的瘋狂生產.市場的供過於求其實已經讓買賣雙方都受傷
一年來的生產成本大增.運費稅金與產證報關的問題
無形中讓五分埔的店家大喊吃不消!!
您知道這裡的店家.有些為了生存.每件批發利潤只剩下10~20元嗎?????
經營中盤的店家更可憐.季末還要負擔中盤的退貨.還有一些惡意倒帳的風險!!
哀鴻遍野是現在這裡店家的寫照!!
上千家的店舖.想盡辦法要提高營業額.所以都"委身"開始開發零售業績.
為什麼說是"委身"????
因為前些年.他們是不做零售的.
當現在他們開始學習所謂的"顧客至上法則"時
零售的多變與話術
都是他們還沒有辦法掌握好的
所以會有很多人認為................口氣真差.服務超爛........
也許他們是該思考轉型的方向跟可能性了!!
對於棚區內的店家(1街~7街那附近)
他們都是後來再進來的新老闆
年輕.創新.趕衝..........................
而以外面港街跟韓貨那些經營已久的老加工
正努力的想跟上這個多變的環境!!
這一年來.所有媒體都把五分埔當做"血拼採購的天堂"在介紹!!
尤其是水果報副刊.更是俱細靡遺的大力推薦跟刊登
所有的消費者漸漸的將平價採買的目光聚焦在五分埔
對這裡的店家而言
只能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帶來了更多觀光逛街的人潮.也多了許多的國外觀光客.看起來熱鬧滾滾.一點都沒有蕭條的樣子
憂的是他們還沒習慣來招呼這些零買消費者.對他們的需求跟對服務品質的高度要求
讓他們其實很戒慎恐懼的在面對這些零買人潮.也因此增加了不少消費糾紛跟怨言!!
再者.憂的更是隨逛街人潮聚集所吸引而來的活動攤商
每到假日.已經老舊的巷弄路口.其實全部堆滿了活動攤商.除了動線受阻.公安問題大增以外
也大大的影響了五分埔的開業店家
可以想見的.每天開門就自動產生的營業開銷:
一個月十幾二十萬的房租水電
滿屋子的商品進貨成本
人事開銷跟裝潢攤提
還有當初"衝動"頂下了店.再也要不回來的頂讓權利金
哪一條不是壓得店家老版喘不過氣來???
雖然這些攤商以小吃為主.並不影響服飾類別的經營
但是連警察當場告發都趕不走的攤商.只要一堵住巷弄入口
小巷內頓時可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前些日子有聽說市政府想規劃重建五分埔批發廣場
其立意雖善
但是說實在的.......成功機率不高...而且時機也過了!!
老舊巷弄重建成新式的批發大樓.那會影響多少原本的地主屋主權益!!!
蓋成批發大樓.大家持分當然都想留在一樓金店面
誰想去持分樓上的店舖???
越高樓層是越沒有人青睞的
所以只能就這樣僵下去吧!!
更何況時機已過.....現在批發店家苦哈哈.誰還有力氣去重新裝修???
老加工跟老批發或因為早些年有拼出一些成績
短時間內吃吃老本.或許勉強還能撐下去\r
但對於新創業.甚至資金不雄厚的年輕老闆而言
實在禁不起一季"掛單"
辛辛苦苦賺了三年存下的....可能一季都要賠光!!
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我也是五分埔店家的其中一員.或許是這樣.所以我的感受特別深刻!!
從以前最好的時候
星期一批發要做到凌晨四五點.現金可以收它個一布袋...點都沒有力氣點...
到現在.還聽說有那個整天沒開市...甚至星期日晚上七八點就收工.或乾脆不開門營業的
這是怎樣的落差ㄚ!!!
大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再幾年...還能再幾年...等到大陸商品可以正式登陸台灣
當這些瘋湧而來的大量平價商品.光明正大的上市
也就是五分埔灰飛煙滅..店家集體退休的時候!!
因為到時候.我們這些buyer就要喪失"存在的價值"了!!
現在網路上很多詢問五分埔逛街要領的文章
當然.很感謝這些媒體跟個站的協助宣傳
很多人都以來五分埔血拼.當做是假日的消遣或必到的時尚勝地
憑良心說
的確是多了好多的人潮.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這裡的店家跟自治會.不敢奢望主管單位能夠提供多少的輔導跟協助規劃
但是每到假日夜間收工
滿坑滿谷的垃圾與髒污.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這裡竟然可以跟"時尚流行"搭上邊
五分埔店家的主要財源不是這些慕名而來的觀光客與逛街人潮
而是分佈在全省各地的小賣店批發主顧
但是
當所有的消費者都自動自發的到五分埔來採買時
這些小賣店的生意當然首當其衝
小賣店生意不好.批發主顧就少來五分埔批貨.或批量減到最低
五分埔的店家生意當然也大受影響
這是什麼樣的循環???
當五分埔的店家.營業主力變成是零售時
也就是五分埔上千家店舖要自動洗牌的時候
因為.以零售而言
這裡其實沒有那麼大的胃納量
該怎麼樣轉型呢???
這裡的大家都努力在思考這個問題!!
以前.百貨專櫃的A檔品牌.非常瞧不起五分埔的加工店家
會認為五分埔的商品都是次級貨
COPY中心與仿冒品大本營
這些所謂的A檔品牌公司內供養了一些自以為很棒的設計師
終日不食煙火的認為自己設計的東西水準很高
對五分埔這些店家的商品嗤之以鼻
其實.五分埔這些店家對商品與流行的敏感度
跟這些自以為高級的品牌相比
可以說毫不遜色
甚至對市場導向的商品.掌握度更高
最大的差別
在於A檔品牌自認為可以主導流行.所以開發出來商品.教育消費者來接受
五分埔的操盤方式剛好相反....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
說穿了...好賣的東西才能變成現金...這是五分埔經營通則
這幾年.這些百貨公司A檔品牌.禁不起台灣生產的高成本負擔
也都轉移生產重心到大陸
沒說大家都不知道..........他們跟五分埔的商品來源.其實都是一樣的
一模一樣的商品.基本上是同一工廠生產的同一批次
百貨公司品牌訂倍率抓得高
所以光訂價就要3000....4000...甚至更高
那是用來"呼弄"消費者的
百貨公司活動多.時間長.巧立名目...打折...打折....大家趨之若騖...
您知道就算它打了五折...三折...價格都比五分埔高???
我指的是一模一樣的商品
百貨公司的服務品質.刷卡分期.來店禮.抽獎.......為的都是吸引消費者上門
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家自然要付出更多的金錢
來換取大家覺得似乎是本就該得到的福利
有人覺得值得
有人覺得不值.....這點自由意志.我們就不討論!!
只是換另一個角度..套用在五分埔店家身上
當消費者把在百貨公司享有的那一套高服務水準的標準.用在五分埔的店家身上時
衝突自然就出現
既定印象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各位看倌
您在小吃店.餐廳.路邊攤.夜市...買吃的東西您會殺價嗎???
您去7-11會殺價嗎???
有些人說:我去百貨公司也會殺價呀!!
但是您會在百貨公司殺價..大不了8折殺7折...7折殺5折....VIP再95....零頭去尾數....結帳ㄠ贈品
這些在商品訂價策略上...都已經把風險跟成本加上去了
大家認為來五分埔殺價是必要的...是道德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來五分埔逛街的人都是..............殺氣騰騰
說真的...我們是又愛又恨
當跟百貨公司一模一樣的東西
百貨公司售價1680元...五分埔開價490元
消費者開口殺價......."300行不行???".........我想沒有人有辦法回答您這個問題!!
可能是因為五分埔的商品.目前沒有所謂的"公定行情"
可能是因為五分埔的店家.目前沒有辦法申請公司登記.很多計劃都沒有辦法規格化
可能是因為五分埔的銷售.目前沒有辦法開發票.沒有完整的售後服務
可能因為許許\\\多多的原因
讓消費者認為來五分埔買東西非常沒有保障
所以拚命的殺價.降低自己的購物風險!!
這樣的惡性循環....並不會因為一兩家店家有意識到危機...就可以改變過來的!!
外移.....是這裡的店家第一個思考到的方法!!
所以很多老闆.都到大陸去經營相關行業的上游產業~服飾生產
開工廠也好...開寫字樓也好...都是在為自己的事業找出路
全站熱搜